
新E代数字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
2023年12月7日13:30 -17:00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综合楼428开展了新E代数字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与会专家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工程认证专家,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导师邢薇薇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张伟教授、燕山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博士生导师赵逢达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刘传峰教授、北京鼎合思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景峰以及集团产业学院负责人、信息学院院领导、相关专业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产业学院成员。
会议由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丽芬教授主持,会议议题两项:1、人才培养方案指导:请各位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给出指导意见及建议,分享本单位的优秀经验;2、如何将计算机领域前沿技术知识的通识课程开放给不同专业的学生。
会议开始由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丽芬教授介绍了与会专家,随后信息学院软件、大数据和计科专业的负责人刘淑艳、邵兰洁和孙丽云老师分别介绍了专业情况,包括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在培养方案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表示希望就培养方案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能与与会专家进行研讨,希望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邢薇薇教授首先介绍了在自己软件学院的培养方案建设情况,首先依托的是传统课程体系,也就是从最底层的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这样一个体系架构来建设自己专业的培养方案。然后以本科为例讲述了如何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要基于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理论以及专业拓展课程等先后实行课程实训、学期实训、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其中课程实训和学期实训要基于专业课知识点的案例、项目等去构建;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要基于真实环境、项目和双导师制构建。接着又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方式构建“多轮实训、螺旋上升”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专题案例、项目案例和真实项目案例真正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根据上述三位专业负责人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宝贵建议,首先是课程学时的设置,有些基础课存在学时太多的问题,建议缩短;另外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要注重国产化技术的融入。
张伟教授根据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压学分,尤其在新课上要进行改革,缩短学时;(2)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符合工程认证标准;(3)可以从培养方案出发,设点,去验证课程的学时是否合理,让培养体系方案更清晰;(4)要提升实践课程的比重;(5)建设精品课程、优化课程名称。除此之外还对人才就业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1)本着当前环境就业严峻问题,课程中可以加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以保证学生可以去到新创立智能化公司进行相关工作;(2)推动校企合作。定期请企业专家授课;派专业老师去深入企业,与企业实现对接;在学生大四最后一年,与企业做深度对接,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以实际项目来提升学生的技能,同时拉长学生的实践战线从而促进校企合作。(3)以能力为导向,重点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赵逢达教授提出要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校特色去修订培养方案。然后结合自己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自己的2个特色,其一是深度校企合作,其二是3+1模式,即3年校内学习和1年校外实践。介绍了深度校企合作中,理论课以及实践课都有企业教师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全程参与,定期切换企业老师。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技能。同时表示课程群的建设是建设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提出了要积极构建课程群。在师资方面,提出老师要给学生推荐匹配度较高的线上的优质资源。最后提出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课程、实训和毕设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想法,以便更好的构建培养方案。
刘传峰教授提出采用 “嵌入式教学”即企业工程师协助老师教学模式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利用好企业资源,补短板加强构建企业库建设。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学会借助社会资源,比如CSDN等。以岗位为导向,反推弥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思政建设,本着为党育人的目的培养优秀人才,以此来树立学校品牌,推动学校建设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保障。
最后孙景峰经理从企业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了软件和大数据所需人才。介绍了软件的三个主要就业方向分别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和嵌入式接口开发;大数据专业行业业务分类较细,主要从事理解行业业务数据、数据分析与开发。介绍了企业采用传帮带方式带实习生的模式。然后从就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培养方案中,考虑加入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可信和数据确权)和信创,融入国产化技术,可与企业签到定向输出协议,提高学生的就业。
会议结束,与会专家和信息学院院领导、相关专业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产业学院成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方面都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参会人员都收获颇丰,同时也为燕京理工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