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研究

科技创新谋发展,不忘初心促未来 | 线上竞赛知识讲座

为了加强学生对学科竞赛的了解,搭建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积极性,1130日,举行线上竞赛讲座座谈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产业学院专业老师,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创新创业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行业导师,创新创业导师方铭洋主讲本次线上竞赛讲座。其主题为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发明作品竞赛赛制解析与评审要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赛制解析与选题策略。

会议伊始,方铭洋导师对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发明竞赛赛制解析与评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赛制解析: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发明竞赛一般以个人或团队参赛方式进行。赛事通常包括学校初赛、分区赛、以及全国总决赛等不同阶段。参赛作品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既有理论研究型作品,也有实践创新型作品。

评审要点:

1.创新性与独特性:作品应体现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具备新颖的理念、方法或技术。

2.学术性与科学性:作品的研究或实践应基于科学原理或科学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

3.实用性与可行性:作品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性是评审关注的重点,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实施可行性。

4.结果表达与论证能力:参赛者需清晰准确地陈述作品的目的、方法、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并能有效地论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5.学术伦理和规范: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学术伦理和规范要求,不得存在造假、抄袭等问题。

“挑战杯”通过设立特定的赛制,鼓励大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展开学术科技创新研究。挑战杯竞赛的赛制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参赛者有机会向评审专家和其他参赛者展示个人的研究成果、创新想法和科技项目,从而获得意见和建议,拓宽学术交流渠道。通过参与竞赛,学生能够锻炼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创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与领导力,挑战杯竞赛以团队形式参赛,参赛者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能力,促进团队协同工作,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次讲座推动学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潜力,并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现实挑战。参赛作品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有望为学术界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并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