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有所法,“育”人有方 | 新E代数字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计算机网络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
为了更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思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10月10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会议室328召开新E代数字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计算机网络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参会专家有中国农业大学李辉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雷敏教授,防灾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庆杰,奇安信集团高校合作中心总监张峰,360数字安全集团产业学院副院长吴霖,北京泽云安科技有限公司教学总监任鹏宏以及集团教育教学部领导、二级学院院领导、相关专业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产业学院成员。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丽芬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首先由计算机应用负责人王芳老师就计应培养方案做汇报,并从目前培养方案所出现的问题,希望专家给出建议。随后,根据专家给出的意见对课程进行了修改完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大部分学生目前有升本诉求,院长接着阐述计算机应用的学生学习的困难以及未来就业问题。
随后李辉教授指出学生应该首先确定就业方向毕业去哪就业。对于计算机应用岗位,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提高师资力量,带领老师去企业参观学习。调整培养方案,多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雷敏教授发言,网络安全就业需求较高,但课程前后关系矛盾,需要进行修改。其次雷敏教授指出要避免课程重复,更好的利用好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雷敏教授也指出课程设计报告应该以作品方式呈现。
刘庆杰教授指出网络安全运维对于人才要求偏高,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投入偏高,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接着指出学院推荐考取证书应该进行调整,如改成华三华为的证书,这些证书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张峰教授表示学院应该重视培养人才目标,网络安全跟相关企业进行对接,培养专业人才。考虑就业方面,提高学生竞争力。制定明确目标,对就业和升学的同学培养方案进行分开上课,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学院应该修正对证书要求,考取更与专业贴近的证书。
吴霖教授表示保留渗透测试这门学科课另外解决为学生学习困难,把专业课程多一些基础性的小部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任鹏宏教授表示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要求较高,需要掌握多种如window服务器,运维专业,路由交换,web安全技术漏洞等知识。学院在证书考可以让学生考取红帽认证,nsp一级 。
张博教授表示应该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重视web前端开发,另一方面理论课程压缩一点,多开设实训课程,靠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周小龙教授指出学院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为学生开展专业认知课。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了解未来就业方向,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培养学生积极性。张远教授说到网络安全专业就业率较高,薪资待遇良好。应改变学生对网络安全员的认知,从而对网络安全课程提起重视。小型企业也需要网络安全员来维护企业的网络安全。
徐亚斌教授指出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规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从。企业需要人才具备什么能力,联系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修改学生的课程方案。并且针对性的开展课程,提高学生竞争力。对于一些课程应用性较弱,应该进行修改。随后指出通识课过多,应该相应减少一些,增加专业课的占比。重视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多开设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在与老师积极的讨论中研讨会圆满结束,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入交流研讨,从而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完善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学生升学和就业问题,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