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能增效拓智路 教学笃行启新程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教师参加拓尔思线上学术活动
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师教研创新能力,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姚浩、张帝及课题组成员于6月16日在信106,线上参与拓尔思联合开物教育举办的 “生成式AI×智能制造:开启工业新纪元” 工业互联网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特邀高级工程师、博士后刘廉如担任主讲,聚焦生成式AI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践,吸引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多领域教师及行业从业者参与,共探工业数智化发展新路径。 刘廉如教授深耕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与5G领域多年,曾任中国联通(欧洲)德国分公司总经理、小米产业研究总监,兼具深厚理论功底与丰富行业实践经验。他从全球制造业转型趋势切入,解析生成式AI为智能制造带来的技术机遇,对比传统AI在智能制造中的痛点,系统阐释生成式AI核心概念、模型类型,清晰呈现“会创造”的生成式AI与传统AI在技术架构、应用能力上的差异,为后续内容筑牢理论根基。 直面行业挑战,锚定发展方向。除技术应用分享,讲座聚焦行业痛点与趋势研判。刘廉如教授梳理AI“幻觉”风险、边缘部署成本高、数据隐私保卫战等挑战,分析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测、技术演进方向、新兴应用场景。通过未来发展趋势模块,为高校教师对接产业需求、挖掘科研选题提供思路,助力教学科研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线上线下联动,共探创新路径。讲座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线下会场”形式,吸引众多高校教师参与。此次讲座打破空间限制,搭建起前沿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沟通桥梁,助力教师更新知识体系,为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注入动力,以技术赋能开启工业智能教育新征程。 此次活动搭建起产教融合桥梁,助力教师接轨工业智能前沿。未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深化与拓尔思等企业合作,定期开展学术讲座,推动生成式AI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关行业难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