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研究

交流赋能共成长 培训分享启新章|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2025教师外出参会培训分享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教育发展的征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5年上半年,在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的支持下,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教师踊跃参与各类外出参会培训活动,从教育理念革新到学科专业深化,从教学实践探索到教育心理与管理,全方位为教师赋能,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筑牢根基。  

     聚焦教育理念革新,推进教学转型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型与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方向。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积极奔赴各类研讨交流活动,汲取前沿理念,探索教学新路径。

     

  3月28日至4月30日,“网易有道赋能高校实践课” 活动在燕京理工学院开展,陈晓芳老师参与其中。活动聚焦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围绕在线教学平台新功能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等内容展开研讨。教师们了解到,网易有道的智能教学工具可实现精准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答题数据,为不同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助力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学落地。虚拟仿真实验则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时空限制,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沉浸式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提升实践操作体验与知识吸收效果。      

  3月29日,王亚楠老师在北京参加 “第一届智慧教学案例交流会”,与全国教育同仁共探智慧教学实践。会上,多所高校分享智慧教学案例,有的利用 AI 辅助教学系统实现课堂实时互动,学生通过手机端随时提问、抢答,教师借助系统快速统计答题结果、掌握学生薄弱点;有的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推送预习微课与测试,课中开展案例研讨、小组协作,课后布置拓展实践与线上答疑,形成完整教学闭环。这些案例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开展智慧教学提供多元思路,推动学院教学模式向更注重学生参与、更具个性化的方向转型。        

     深化学科专业培训,筑牢育人根基       

  学科专业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石。2025年上半年,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在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前沿学术成果分享等学科深化培训活动中积极学习,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蓄力。  

     

  4月19日至20日,宋晓华老师前往北方工业大学参加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与新生教育研讨会”。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信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专业导论课程是学生接触专业的 “第一扇窗”。研讨会上,专家强调专业导论课程要打破传统理论灌输模式,融入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典型应用案例,如介绍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应用、电子信息产业对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等,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与学习动力。同时,针对新生教育,提出构建 “专业认知-生涯规划-实践体验” 一体化体系,通过组织新生参观实验室、参与专业社团活动、聆听优秀学长分享会等,帮助学生尽早树立专业学习目标,融入专业学习氛围。  

  同期,安广斌老师在东北大学参加 “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学术年会”。年会聚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探讨新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融入双创教育元素。专家指出,要打破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的壁垒,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真实产业项目案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项目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成果转化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能力。同时,分享了产教联盟在推动双创教育资源共享、搭建学生双创实践平台等方面的经验,为信息学院完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双创教育提供有力借鉴。  

  

  5 月 9 日,孙颖老师在石家庄参加 “2025融合创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建设交流会”,并分享教学实践见解。她指出,当前教材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前沿性结合,既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又需紧跟行业动态,融入智能安防、智能医疗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案例,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5月17日至18日,董国珍老师在北京大学中关村园1号楼参加 “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她认为,计算机专业作为学院核心专业,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可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技术等前沿内容,以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的方式融入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课程。同时,探讨构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蓝桥杯、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反向推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创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注教育心理与管理,提升育人温度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与成长的陪伴。在教育心理与管理层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高校班级团队建设策略等内容,提升育人的温度与智慧。在各类培训交流的分享环节中,融入了教育心理与管理的研讨。如在学科专业培训活动中,教师们交流得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面对复杂专业课程学习时,易产生畏难、焦虑情绪,需掌握心理健康干预技巧。通过学习,教师们了解到可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树立学习信心。在班级团队建设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积极向上、协作互助的班级氛围,通过组织专业学习小组、开展班级专业实践活动等,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成长。

     总结反思,蓄力前行       

  2025年上半年,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外出参会培训活动成果丰硕。教师们带回的不仅是前沿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与育人方法,更是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与热情。  教育之路漫漫,成长从未止步。燕京理工学院信息学院将以此次教师外出培训为契机,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征程中,书写更精彩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