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首页 > 师资队伍

开拓教育新视野 共筑发展新蓝图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三位教师赴全国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参与培训

2024年10月19日至20日,全国高校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2024年第七期)在华为北京研究所顺利召开,本次研修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华为公司共同协办。来自全国91所高校的近200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孙丽云老师、王芳老师和王娇娇老师赴全国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参与培训,并取得了相应证书。

10月19日上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武永卫教授,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长、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向中,华为云智能化软件研发首席专家王千祥老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辉教授,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张齐勋副教授等授课老师共同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与信息分社社长魏江江编审主持。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与信息分社社长  魏江江主持

 

 

 

武永卫教授强调了在产业应用驱动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的新时代,高校要思考如何通过产教融合、产学融合将企业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知识,传授先进的知识技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时代先进科技技术,开阔个人眼界。他表示需要高校应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力度,希望授课老师们通过培训探索符合课堂,应用创新性教学方式,共同推动我国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武永卫致辞

 

姜向中所长强调了华为将生态建设视为其核心战略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几年中,华为与超过六百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和教育合作关系,培养了六千多名教师和八十多万名学生。华为还推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百校计划”和“沃土云创”等人才发展计划,持续为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实验设备和算力资源,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希望各位老师在为期两天的研修班中积极参与、深入交流,共同为高校人才的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长,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向中致辞

 

王千祥老师做了题为“未来软件研发面临的挑战”的报告分享,为老师们提供了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并提到了对软件人才培养的影响,希望能一起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内容和形式,让未来的软件人才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和迎接新时代下的挑战。

 

 

华为云智能化软件研发首席专家 王千祥老师作报告分享

 

 

 

王千祥老师从软件及大模型的背景和范式两个方面介绍了软件工程3.0,并对未来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华为的专业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华为软件工具探索之路”:华为数字化建设的效果、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原因以及如何实施数字化建设。分析了华为在研发实践中引领数字化变革的经验。此外,他们还分享了华为在研发工具自主创新之路上的探索,包括以原生工具支持自主创新软件产业和中关村软件创新中心的相关实践。

 

 

华为云智能化软件研发首席专家 王千祥老师

 

 

华为技术专家 吕浩雷

 

华为云软件分析Lab负责人、代码智能分析技术专家梁广泰老师,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大模型时代的代码质量保障技术实践:行业趋势分析与展望、大模型时代的软件安全风险概览、基于大模型的漏洞智能分析技术、基于大模型的缺陷智能修复技术以及未来的工作思考与展望。同时,他介绍了CodeArts盘古助手(原CodeArts Snap),带领老师们领略“智能编程世界”。不仅提供了实践中的解决方案,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为培养更多的软件开发人才奠定了基础。

 

 

华为云软件分析Lab 负责人 梁广泰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张齐勋老师为与会老师们带来了题为“基于CodeArts的软件项目实践——校企合作课程介绍”的精彩报告。在报告中,张老师深入讲解了校企合作课程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案,强调了实践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他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CodeArts平台进行软件项目的实践,从项目立项到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老师们对课程的具体实施有了全面的了解。

 

 

北京大学 张齐勋老师

 

此次研修班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计算机教育专家,涵盖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实践,特别是在软件工程与数字化建设方面。全国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搭建了一个优质的平台,有助于拓展教师教育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师们在教学和学术领域有更深层的理解,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