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梦新一代 再续桃李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情系燕京理工•荣归中学母校”线上社会实践活动
燕京理工学院构建了以感恩教育为起点,诚信道德教育为基础,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故我校于5月1日至5月20日,开展了2020“情系燕京理工·荣归中学母校”线上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燕京理工学院来说,我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简洁却也较全面地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给了他们比较直观的印象,相信这对于他们以后高考填报志愿会有一定的影响;对母校来说,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当年的一些经验教训和体会,并分享了参加高考的过程和心得,为那些学弟学妹们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而对于我自身,这些都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在众多人面前讲话的能力,学习到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不管是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还是在交流过程的时候,我都学到了一些在大学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恰恰很重要,它将成为我在以后学习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在和学弟学妹交流过程中有些卡壳不够顺畅,针对这些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锻炼自己。总之,我认为这次实践活动,对于我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同时我也相信,以后再有类似的活动时,我会在现有的心理基础上做得更好。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很多东西,希望学校以后能多给我们一些这样的锻炼机会,我也会更加积极地争取这样的机会,在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同时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更大上的提升。 ---计科1903李苏宁 通过线上与高中班主任取得联系表达恩情。深入介绍了建校历史进程与背景结合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并讲述了本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例如 ,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平南支农支教、感恩教育等等,浓郁的国际化氛围等等。为学弟学妹们定制丰富多彩的人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牵手名校!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我们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和基础设备设施,能更好的挖掘人才发挥其长处并得以利用,帮助更多的人完成梦想。学校以“勤奋创新璞玉成器”为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3+1”(理论教育与应用能力训练)、“1+N”(学历证书加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满足多样化需求,培养“四会五有”(即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会与人共处;有感恩之心、有博大胸怀、有吃苦精神、有创新意识、有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向学弟学妹们传授复习和报考经验, 如有报考指导等需求可告知我校在本地市招生负责老师的联系方式,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服务。 ---计应1906杨贺 经历过高考,我们终于在大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母校,我们是她辛勤培育的结晶,在大学里的荣耀都是母校的功劳;对于我们,母校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列车,由追梦路上的起点一直行驶到终点。 对于曾经就读于这所学校的我来说,能够就读于这所学校,自是十分幸运,并且从这里考进了燕京理工学院。作为从这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我在大学生活中收获颇多。从高中时代的学习生活到高考志愿的选择和填报再到大学一年半的学习和实践,我经历了高低起落,有经验有教训,有欢喜有悲伤,有顿悟也有迷茫。 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都想和高中的学弟学妹分享。同处一所高中母校的我们,胸怀着同样的理想,背负着同样的希望,并期待能够带给母校以荣光。希望我的经验教训能让他们在成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希望我的感受能引发他们自己的对于学习生活分析与思考。同时,在交流中,相信我也能对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这些,都是我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我首先联系到了自己的高中母校,并对此次宣讲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说明。通过电话的形式,我向老师说明了我回访母校的任务以及活动的计划开展情况,同时也了解他们当前所带的班级和他们所带高三年级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最终确立其中一个班作为我的宣讲对象。 --- 计科1802 高新燕 2020年的5月7日下午18.00在线上进行了一次“情系燕京理工·荣归中学母校”的主题活动。我非常的幸运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个人性格内向、易紧张、不善语言表达,在这次线上的主题活动,恰恰能够锻炼我语言表达的能力,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对他人做出贡献。所以这次的线上实践活动对我十分有益。我认为这次开展的线上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回访母校使我收获了旧情,也对我未来的人生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我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简洁却也较全面地介绍了燕理,给了他们比较直观的印象,相信这对于他们以后高考填报志愿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当年的一些经验教训和体会,并分享了高考的过程和心得,还给他们未来对大学及专业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参考,为那些学弟学妹们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活动过程中学弟学妹和我都收获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从开始的找我的高中老师,到后来的在线上对同学们讲话,这些都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到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不管是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还是自己的影像被呈现在40多人的高三自习室的时候,我都学到了一些在大学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将成为我在以后学习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认为这次线上主题活动,对于我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同时我也相信,以后再有类似的活动时,我会在现有的心理基础上做得更好。 祝愿我美丽的大学校园—燕理越来愈好。也祝愿我亲爱的高中母校—赤城一中再创佳绩。 --- 计科1805吴天娱 时光荏苒,转眼间离开母校已经一年多了,蓦然回首,才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回首往日在母校的点点滴滴,还依然记忆犹新;回首往日在母校的生活,还依然历历在目。想到校园的风景依旧,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走在曾经走过三年的路,心中不免想到了高中的生活。 感谢我一直尊敬着的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知识,像辛勤的园丁培育我们茁壮成长。感谢我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同学们,是他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友谊,又是他们让我理解了“朋友”这个词的含义。 电子屏上的视觉是不真实的,但是看到曾经教过我的老师,感觉老师还是一样的亲切,一样的和蔼可亲。我与老师交流了一下自己的心得与感想,获得了不小的收获。当然,我还不忘详细的向老师介绍了一下我们燕理的情况与师资力量,宣传燕理的特色,传播燕理的精神。 这次,我以一个学长的身份站在讲台前,向在座的各位学弟学妹们宣传我们燕京理工学院。说实话,刚上台的时候还有些紧张,生怕我的语言不能打动在座的各位,但是我发现我自己错了。他们是那么认真的听,那么配合着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一下子落下来了。我向学弟学妹们宣传了学校简介、专业特色、展示了校园风光、告知了招生政策加分政策等。看着填志愿一片茫然但又充满着热情的他们听的格外的认真,给我的宣传工作带来了信心和勇气!我和同学们交流了大约有一节课的时间,最后还留下了十分钟让大家自由提问,说一说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迷茫。 整个的交流和互动效果非常好,我以一个高考过来人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传授了我的经验,希望他们能够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而且还让大家详细的了解了我们燕京理工学院,介绍燕理独特的文化积淀、历史传承、校园环境、杰出校友、办学精神以及发展成果。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一节课就过去了。完成此次回访母校的活动后,我还不忘与过去的老师道别,拍摄一些校园的照片回去留作纪念,此行真的是很有意义啊! 感谢母校给与的三年的教诲,感谢母校提供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感谢老师们给与的无私的爱。我们谢谢你的一草一木,谢谢你的温馨关怀和严格磨练,谢谢你的亲切包容和无私奉献。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牢牢记住你——安新第一中学! 我认为此行让我学到了很多,既看望了恩师,也为通大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活动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时改变。“回访母校”使我们成长,使我们成熟,使我们更加热爱母校,更加关心这些日后也会像我们一样的学弟学妹们。 我希望这个活动能够一年一年的延续下去,明年台下的同学将站在今天的舞台上,为母校做出贡献。 ---计科1903朱思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燕京理工学院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大学生活。每日充实又紧张,却也让我感到快乐,渐渐的我从刚入大学的惴惴不安变得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在今年这个格外漫长的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的五一回访母校的活动为我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讲述我的大学生活,以及我校的优越条件,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帮助我的学弟学妹们感受燕理的国际化氛围,给他们辛苦的求学生活带来一丝乐趣和希望。 这次回访母校的工作十分顺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我仿佛回到了令人难忘的高中生活。那时的我也向他们一样承受着学习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惘。如果当时我也又一个可以询问的前辈,或许会缓解我的学习压力。这使我感到了回访母校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面对他们渴望得到答案的眼生,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对于他们的询问,我恨不得倾囊相授。于是我紧盯屏幕,只要有人询问关于未来的疑惑,我都会立刻解答。希望能给他们带来一丝丝的帮助,这样我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也以此安慰了曾经困惑过,迷茫过的自己。用一双穿越时空的思想的手掌,抚平当时不安的我自己。 我是幸运的,虽然想过放弃,虽然有过不安,但我遇到了燕理。在那个与熟悉的同学、老师分开的夏天,燕理对我张开了怀抱,安抚了我躁动不安的心灵。在燕理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所以我是幸运的。通过这次活动,我想把我的幸运带给我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不久后的挑战。 ---软件1805李浩宇 燕京理工学院正在向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前进,已成为我国最优秀的民办高校之一。在2019年武书连排行榜中综合实力雄踞河北榜首,连续六年获得河北省年检优秀单位,多年被权威媒体和机构评为“品牌实力民办大学”、“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 我校一直秉承着“四会五有”的精神,培养学生们为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会与人共处;有感恩之心、有博大胸怀、有吃苦精神、有创新意识、有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是希望同学们勿忘师恩,饮水思源,回访母校,感谢恩师,同时了解燕京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办学特色,把燕理精神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