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理青年榜样 | 飞你莫属,辅导员大飞访谈录(第三期) 信好有你,青年榜样说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每一位老师一生都在奉献着,他们关心着每个学生。他们不求什么回报,他们要的只是学生们的未来飞黄腾达。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飞你莫属,辅导员大飞访谈录”直播活动,此次活动是基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棠花开网络思政工作室及“正心感恩教育宣讲团”基础之上所开展的“青年榜样团”——《“信”好有你,青年榜样说》系列采访直播活动。与往期不同的是,这次的主题是辅导员十二时辰。采访的嘉宾是两位辅导员老师刘亚男和王思齐。
刘亚男,女,199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担任燕京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学生辅导员,学院后勤工作专项负责人以及继续教育工作专项负责人。自2017年6月起留校工作,曾担任校新闻中心,广播电台,社会实践部指导老师。2017年11月至今,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担任学院团总支书记2年、校友工作专项负责人1年、国际教育学院专项负责人2年,征兵工作专项负责人2年。
2017年12月 获得河北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8月 获得河北省调研河北优秀指导教师奖;
2021年5月 获得河北省第六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等23项荣誉。
王思齐,女,汉族,1994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为燕京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2023级英语专业辅导员、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燕京理工学院雷锋连指导老师等职位。自2019年入职以来,她投身一线,担任辅导员工作近五年。她不辞辛劳,默默耕耘,其凭借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荣获多项荣誉。其中,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3个,省市级荣誉13个、校级荣誉26个,助力数百名学子成长成材,躬身育人,挺膺担当。
在第三期大飞访谈录中,主持人张建飞老师首先问到两位老师为什么选择辅导员老师这个行业。两位老师回答道因为辅导员这个行业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知道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中互相学习。并始终相信辅导员的使命不仅在于教育,更在于陪伴和培养学生,为学生创造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坚强和自信。辅导员不仅可以传承知识,更可以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为他们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关怀,这正是选择成为辅导员的初衷。
张建飞老师进一步问到在担任辅导员老师期间的一些难忘的感人瞬间。刘亚男最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学生早读迟到被叫到办公室,学生们却只是在担心刘老师生病后康复没有,刘老师也因此获得感动而落泪。王思齐老师则是提到了在毕业典礼上与同学们即将离别时的悲伤,感叹时间白驹过隙,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总能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他们的思想总是充满新鲜感,和他们在一起总能让我感受到“盛夏的灿烂”。
张建飞老师提出两位老师应该以什么关系与学生相处。刘老师和王老师的答案都是认为和学生们是以朋友的关系相处,因为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经历过来的,很多事情和工作都跟同学们将心比心去落实。不忙的时候我也会和同学们聊聊生活中有趣的事,我的遇到有趣的事情也会分享给他们。
第四个问题则问到两位老师海外研学的契机和研究生求学中的感想,老师们的回答是学校提供了能在海外研学的机会,之后也能够在研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扩展眼界。张建飞老师希望两位老师谈一谈“雷锋连”和“感恩教育”的成立初衷和育人的体现,关于王思齐老师的“雷锋连”初衷为能够帮助到大山里面的孩子,并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们明白了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会同情大山里面困难的孩子。刘亚男老师讲到感恩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学会感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备爱国心、进取心、责任心、自律心、感恩心的新青年。
主持人张建飞老师让两位老师给新辅导员留下一些建议,两位老师建议新辅导员要和学生们处好关系,做到亦师亦友。同时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多参与社团活动,参加比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利用大学这个“小社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愿你们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最后,两位老师也讲到了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刘亚男老师说能够做好现阶段的工作——学生们一切安好,也希望获得爱情上的幸福,王思齐老师则表示过着安稳的生活,学生们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