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院聚焦

首页 > 信院新闻 > 信院聚焦

公益实践,燕理在行动 | “珐琅绘梦,掐丝传承”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无数璀璨的传统文化如同繁星点缀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其中,三河市的掐丝珐琅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耀眼明珠。燕京理工学院的“正心感恩宣讲团”成员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参加了由三河市图书馆主办的“以丝为笔、以釉为彩”非遗掐丝珐琅画体验活动。此次实践旨在宣传三河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掐丝珐琅画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掐丝珐琅,正式名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附着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经过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它起源于元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活动现场,成员们首先在三河市图书馆的展览区欣赏了众多精美的掐丝珐琅作品。这些作品造型各异、色彩艳丽、图案精美,令人叹为观止。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员们开始学习并亲自动手体验掐丝珐琅画的制作过程。

制作过程中,成员们首先用柔软的扁铜丝,按照图样中的线条掐出各种花纹,并使用胶水将其固定在底板上。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因为每一个花纹都需要精确到毫米。接下来,成员们用水将色彩鲜艳的釉料进行浸泡、搅拌均匀,然后用铲刀保持45度倾斜进行颜色填充。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掐丝珐琅工艺的复杂性和艺术性。他们不仅欣赏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对民间手艺人的“匠人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此次活动不仅让“正心感恩宣讲团”的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掐丝珐琅工艺的魅力,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在未来,燕京理工学院的“正心感恩宣讲团”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各类方式来宣传和推广三河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非遗文化。同时,他们也将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