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院聚焦

首页 > 信院新闻 > 信院聚焦

集智聚力 融合创新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电子信息高质量人才培养专家论坛

为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燕京理工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24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综合楼428举办集智聚力 融合创新 电子信息高质量人才培养论坛。今天论坛邀请的主讲嘉宾有俎云霄教授、陶丹教授、侯建军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代表参与论坛。


俎云霄教授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含与外延建设”为题,分别从我国课程建设的历史回顾、面向数字化的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重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互动,更好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深化发展。俎云霄教授强调课程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精神。专业教师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完善课程建设,多方面培养学生,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深化发展。


陶丹教授以“电子信息类一流专业建设讲座”为题,分享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概况,说明了该学院的特色和定位,指出专业的设置应体现并支撑学校建设,这样才能与学校协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她指出一流专业建设要坚持“需求导向,统筹兼顾,学科引领,改革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发挥系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院统筹-负责人掌舵-专家把脉的总体建设思路,并确保工作落实到团队或个人。陶教授还指出教学内容的建设要把握思教融合,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原则;并且要重塑课程教学内容,集聚优质教学资源,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学院建设要注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构筑一流实验教学平台,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推进专业与学科一体化协同发展。


侯建军教授以“面向数字化的高校课程建设”为题,分别从写好一本教材、做好一个项目、写好一篇文章、融入一个团队、讲好一门课程和创新一个实验六个一展开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并介绍了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具体授课实例,以及在具体案例中如何培养学生辩证逻辑的思维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次专家论坛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契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其他高校学习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方法创新,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电子信息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