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院聚焦

首页 > 信院新闻 > 信院聚焦

公益实践 燕理在行动 | 信息学院青春助老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七)

广袤无垠的农村大地,承载着一群老人的岁月守望。他们如扎根大地的老树,一生坚守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见证农村数十载发展变迁,却在岁月洪流侵蚀下,身体渐衰、生活频遇不便,陷入“银发困境”。在此背景下,青春助老实践团聚焦“农村无收入老龄群体生活现状及可持续养老路径探索”,于暑期启动“青春践行担当,温情守护桑榆”实践活动,成员们以活力探索者之姿,丈量农村需求、诠释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养老路径探寻注入青春力量,让乡土夕阳余晖重焕生机。

多维调研,锚定养老帮扶根基

“要想帮到老人,得先摸清他们的情况!”指导老师带着这样的理念,带领实践团奔赴苍头村、小庄村等9个村庄,还在邯郸市、衡水市、张家口市等11个地市同步开展活动。团队精心分组,对村里老人展开访谈,深入挖掘经济来源、健康状况、日常需求以及村委会帮扶情况等信息,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十余天里,实践团累计访谈115余位老人,收集有效问卷1100余份,为72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敲开一扇门,都是在打开一段岁月故事,也让我们更懂老人需要啥。”实践团成员感慨道,从老人缓慢讲述里,大家拼凑出他们的生活图景,这些详实信息,成了后续精准帮扶的 “导航图”,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

健康溯源,织就银发守护网络

农村老人历经多年高强度劳作,身体多有损伤,糖尿病、高血压等隐性疾病易被忽视,健康意识又淡薄,疾病难以及时有效治疗。实践团依据调研信息,深入了解老人疾病史、用药情况等基础健康信息,给老人普及健康知识,还送上《健康养老手册》。“有位大爷知道自己血压高,却觉着没啥不舒服就不吃药,我们跟他讲了好多危害,他才重视起来。”实践成员分享见闻,手册发放后,不少老人拿着向大家咨询,这让大家觉得“做的事儿真能帮到他们” 。这些举措,既帮老人清晰认知身体状况,也为医护人员精准服务打基础,守护农村老人晚年健康。

反诈破局,筑牢认知防护屏障

互联网环境信息繁杂,农村老人因年龄增长认知下降,新型诈骗手段又层出不穷,成了诈骗“易猎人群”。周边村庄已有老人遭遇购买虚假保健品、夸大功效药品等诈骗。实践团成员给老人详细讲诈骗知识,提醒去正规场所购物,制作发放防诈宣传页、张贴海报。“给一位奶奶讲完,她拉着我的手说‘多亏你们,要不我差点就信了那些骗钱的’,特别有成就感!”实践成员笑着说。一场场讲解、一册册手册,为老人暮年生活筑牢 “防诈墙”。

电商赋能,拓宽银发增收路径

在实地调研时,实践团成员瞅见老人种的大棚西红柿长势特好,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枝头,可销售犯难,熟透的果子甚至在地里没人问。“不能让这些辛苦种的好东西被辜负!”大家铆着劲儿,决定借电商平台打开销路。接下来几天,团队分工忙活,拍照、写文案、上架商品,脚不沾地。短短3天,400余斤西红柿成功售出。记得王大爷数钱时,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那喜悦太打动人,也让实践团成员坚信电商助农的力量。这不仅让老人的“钱袋子”鼓了些,更让乡村好物接上广阔市场,为解决农村老人经济困境,蹚出条满是希望的新路子,让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在这片土地上鲜活落地。

银发坚守,筑牢振兴时代基石

在乡土大地年轮里,老者劳作俯身,是对共同富裕的深沉作答;岁月坚守,为乡村振兴长卷染底色。乡村振兴号角响,青春助老星火明。实践团青年以爱心为舟楫、行动为帆樯,守护乡土烟火,守望诗意希望。“这次实践,让我们懂了青春该和乡土、和老人的需要贴在一起。”实践成员总结,这是青春与岁月的温柔对话,是书写乡土振兴的接力诗,每滴汗水、每份坚守,都融入共同富裕星河,成乡村振兴注脚,而他们,也会带着这份热忱,继续在助老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