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信院新闻 > 学院动态

知养育艰辛 当发奋自强

采访时间:20081216星期二

采访地点:信息院办公室

采访对象:信息院党总支书记王道恒

采访人:记者夏超 郑阳阳

摄影:马明吉

采访目的: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感恩的教诲。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近期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信息院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感恩教育大型活动,而且本次活动收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此期间接受了三河市电视台的采访。为此信息院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了信息院党总支书记王道恒。

记者:王书记,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几次感恩教育吗?

王书记:从05年开始,三年半的时间里,我院已经成功开展了七次感恩教育活动。我院举办感恩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讲的一样,以培养千千万万优秀人才为标准,这其中包括思想道德和自身情操的培养。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扎实的掌握学识本领与时代同步,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时代是培养学生的最好阶段,学校以培养“四会五有”人才为起点,展开第二课堂的教育。我院响应学校号召,又以学生对父母的爱为起点,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孝心,并且在不同的主题和背景下举办了七次感恩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写一封家书,珍惜父母恩,感恩师长,放飞梦想,感恩祖国等活动内容在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记者:回顾前几次感恩活动,这次感恩活动有什么特点?

王书记:2008年是充满磨难的一年,以08年为背景举办的第七届感恩教育活动与当今形势联系的更紧密,更深入。这次感恩活动包括多个方面,以“志存高远心念双亲 情系恩师 知养育艰辛 放眼未来 服务社会 报效祖国 当发奋自强”为主题,分别传达了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祖国等思想,而且信息院各班级的同学都参与进来,充分表现了这次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并且三河市电视台记者也对此次感恩教育中的“写一封家书”活动进行全程采访并深入报道。

记者:信息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七次感恩教育活动,您认为举办感恩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王书记: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格,思想品质以及“四会五有”精神所必需的,是培养青年学生博大胸襟,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的必修课。现代社会有用的人才不仅仅局限与掌握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具备满腔的报国之志。只有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每一个人,进而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党的人才能真正为这个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所以说要想举起优秀青年这面大旗,感恩教育是起点。

记者:您能说一下感恩教育的成果也就是说在学生中的影响吗?

王书记:其实,在我们的活动进行期间很多学生就有所表现了。很多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父母呵护的对象,而通过感恩活动他们才真正了解到父母的艰辛,知道了父母每年拿出一万多学费供自己上大学的不容易。他们不仅发自内心的感恩自己的父母,而且开始思考将来应该怎么做。感恩活动之后,一些学生积极承担起了责任,他们开始孝顺父母,关心社会,不仅仅将自己的感恩局限在小家上。报道中有些同学发自肺腑的感言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真情流露。同时,同学们纷纷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以便日后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此外,在家长的反馈信息中,很多都说自从孩子进入大学就长大了,假期总是帮家长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对此都很欣慰。

记者:对感恩教育这项活动,您觉得存在的不足是什么?对未来感恩教育您有什么设想?

王书记:感恩教育是一个逐步前进的过程。可以说,从第一届感恩教育活动我们就开始摸索,只有丰富自己的思想,才能进步。我们从感恩父母,老师,身边每一个人进而扩展到感恩社会,祖国和党。与此同时,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我们会一直将感恩活动坚持下去,使它成为信息院的品牌教育。至于展望未来,我们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北院第一届学生面临毕业,我们希望他们能怀着感恩之心,热爱母校。对于下一次活动,有母亲节等重要内容。我们将一直本着让学生在策划中受到教育这一原则将感恩活动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