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院访谈

首页 > 信院新闻 > 信院访谈

严谨求实培育燕理英才 上下求索探究教学之路

孙丽云老师.jpg

在燕理的沃土上总有这样一群人,用他们的汗水培育出新世纪的春苗,他们就是我们的人民教师,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信息学院的明星教师孙丽云老师,老师在教学方面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了解她的教学生涯。

记者:作为信息学院的明星教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独特的教学方式吗?您是怎样探索出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的?

    孙老师:我的教学方式就是认真抓好备课、讲课等每个环节,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对于讲课,没什么捷径,只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不断的总结经验,甚至是教训,慢慢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

    对于备课,我从未懈怠,即使是讲过多遍的课程,每次上课之前我仍对照着教材重新调整课件,整理讲课思路。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是重复多少次的课程,只要备课过程中自己能够认真思考,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这就是知识的魅力吧,对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特别是对计算机的专业课程来说,更是这样。

只要备课充分,讲课就轻松很多。当然在讲课过程中,还要根据同学的课堂反应等实际情况,调整实际的讲课进度等。讲课时我习惯于利用实际例子来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同学更容易理解,课堂效果较好。当然讲课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精神状态也非常重要,老师讲的有激情,才能引起同学的注意,集中精力听课。

    记者: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事教师这么多年,您认为该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您认为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老师:我认为教师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应该是工作所面对的对象不同。大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的国家栋梁之才,这使得教师自身也充满了使命感——必须将这些栋梁之才培养好。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首先需要有耐心,有爱心,其次才是业务能力,当然还需要有对知识的不断探索精神。

    记者:平时在课堂上您是如何调动同学们积极性的?您觉得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引领大家去学习?

老师:首先我会保证自己的讲课状态,希望以此调动起同学的听课兴趣。讲课过程中我会引用一些实际的应用例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讲解理论知识,以此调用同学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也通过与同学的互动来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记者:针对您所教的课程,您认为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把该课程学好?

老师:我讲过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都是为后续的专业方向课打基础的。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入门课,这门课程学习不好会影响后续的许多课程。但这门课程相对于大一同学来说有些难度,同学不能“知难而退”,而应该是“迎难而上”。平时可以在上课之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课下认真复习,同时必须多实践,多上机调试程序。只要保证这几个环节,我想大家就不会觉得这门课程有那么难了。

 同时我想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的特点都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空想一些理论知识理解难度大,那就可以实际做做看,通过调试程序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查课本,从而解决问题,以完善理论知识,这也是必要的环节。

 随着采访的结束,通过与孙老师的谈话,使我们更了解孙老师以及孙老师的授课方式,教学理念,也让我们明白了现阶段学好基础课对以后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学起来感到比较困难的学科必须要以“迎难而上”的态度去面对。唯有基础牢固,能力才会提高。